全國服務熱線:

0813-5701034

技術專欄

Technical

您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專欄  > 新聞

如何建立環保型養豬模式

時間:2014-03-18    作者:     來源:四川吉星動物藥業    點擊次數: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環保意識的增強,對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環保型養豬模式可以提供安全的肉類食品, 保證肉類食品對人類的健康有益。

  一、健康的品種
  品種是影響環保型養豬模式的首要因素, 目前迫切需要培育抗病力強、生產能力強、瘦肉率高的優良品種、特色品種。因此, 需要引進優良的種豬改良豬的品種, 在引入種豬時要注意:
  1.種豬應該從具有種豬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健康種豬場引進。
  2.引進的種豬, 按照GB16567要求進行檢疫消毒和處理。確定為健康合格后(如無口蹄疫、水皰病、豬瘟、豬丹毒、布氏桿菌病等烈性傳染?。?, 方可引入。
  3.引進的種豬必須隔離3 0 - 4 5 d , 才能進入養豬生產區。
  4.選的種豬要符合本品種特征。

  二、合理規劃
   選址應遵循3 條原則:
  1.由于地勢及方位不同, 從太陽獲得的輻射熱量不同, 因而小氣候也不同, 直接影響豬場的溫濕狀況。因此要求場地地勢高燥、平坦、向陽背風、防澇, 如為坡地,坡度不超過2%- 5%為宜。
  2.選擇地下水位較低的沙壤土為好。因為沙壤土排水性強, 透氣性好, 毛細管作用, 吸濕性和導熱性小, 質地均勻耐壓。而含有碎石的沙地, 排水性雖好, 但夏季日照反射的熱量多, 會使舍溫溫差過大;粘土則排水不良, 易積水, 使地面泥濘, 運動場上不易清除糞尿, 如發酵分解會產生有害氣體。
  3.交通要方便,以便于飼料、肥料及豬的運送,一般要求豬場距交通主干線200 m 以上, 距離一般公路100 m 以上。

  建立豬場環境衛生條件應遵循5 條原則:
  1.豬場應遠離江河及地下水源, 充分考慮豬場的糞污排放和良性循環利用問題。
  2.應加強對養豬場的環境保護, 對養豬場的糞污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并應該符合國家標準。
  3.豬場應該綠化, 既可以防暑降溫又可以改善場區小氣候。
  4.豬場不要污染周圍環境, 周圍環境也不要污染豬場, 同時對豬場周圍環境的水源、土質、空氣要做無污染保護和處理。
  5.豬舍應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有新鮮空氣流通并有一定的氣流速度。

  三、合理配制,調制飼料
  豬的排泄物中主要成分有含氮化合物、鈣、磷、粗纖維,其他微量元素及某些藥物, 各種成分的含量隨品種、投放物、飼喂方式等不同而不同。包括對空氣、水源、土壤等的污染。如氮的滲透、不良氣味的散發、硝酸鹽的產生使空氣及飲用水的質量下降; 氮、磷和有機物的滲漏、流水中氧氣的消耗和水體的酸化對植物和土壤均有害; 氨氣的排放使環境的酸化導致對植物和土壤有害; 病原體、細菌污染影響人體健康; 磷、銅、鋅及其他微量元素、藥物在土壤中富積, 影響人體健康; 豬糞發酵后會產生大量的NH3、H 2S 、糞臭素、CH4,CO,等有害氣體,這些氣體不但會導致豬只本身應激,降低生產性能,而且排放到大氣中會加劇空氣污染、影響人類健康, 同時大量豬糞便的產生和積聚也是滋生蚊蠅、細菌繁殖和傳播疾病的傳染源。因此在配制飼料中, 首先必須準確測定豬營養需要量和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準確地配制出符合不同生產階段和目的的飼料,以降低養分的排泄量,減少對環境造成污染, 其次, 消除飼料中抗營養因子的抗營養作用。如豆類及餅粕中含有的抗胰蛋白酶因子等會降低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增加排泄量,經過適當的加工處理,如膨化、制粒等,可降低日糧中抗營養因子的含量, 提高飼料養分的利用率,減少氮和磷的排出量。另外,在飼料配制時應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和合成氨基酸,如: 低聚寡糖類、小肽類等等;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降低氮和磷的排泄量。

  四、運用環保型飼料替代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造成各種疫病甚至還有并發癥的發生, 而且治療效果逐漸下降, 用藥量不斷增大, 污染環境。目前抗生素替代品有如下幾種。

  1.有機酸
  由于畜禽胃腸道內乳酸桿菌等有益菌適宜在酸性環境中繁殖, 而病原菌生長的適宜p H 值大多呈中性或偏堿性, 因此酸化劑可以通過降低胃腸道p H 值,從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 促進有益菌的增殖。研究表明,乳酸、檸檬酸或冰醋酸等有機酸可以起到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降低氮磷排泄量的作用。目前國內外應用的有機酸以檸檬酸、延胡索酸效果最好,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量一般為1.5 %- 2.0 %。

  2.酶制劑
  酶制劑主要功能是補充動物體內消化酶分泌量和功能的不足。酶的添加可增加消化道中酶濃度, 提高日糧的消化率, 降低氮和磷的排泄量。章壽民等(19 9 8 )~ 道, 使用調味劑提高了胃腸免疫系統對斷奶后日糧抗原短期過敏的耐受力, 提高采食量、日增重、仔豬腹瀉率下降, 從而降低氮和磷的排泄量。

  3.寡糖
  寡糖一般具有低熱、穩定、安全、無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能。目前飼料中常用的寡糖有果寡糖、甘露寡糖等。寡糖具有促進機體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繁殖, 直接吸附病原菌, 增強機體免疫力, 改進動物健康狀況等功效。果寡糖可以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日增重,減少有害物的排泄。

  4.中草藥
  中草藥具有促進食欲、增加抵抗力、防病治病等優點。用1.2 %中草藥添加劑飼喂仔豬, 能顯著提高日增重,降低肉料比,減少腹瀉率,改善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降低氮和磷的排泄量。

  5.小肽
  小肽可以促進礦物質元素的吸收與利用, 有些小肽具有結合金屬的特性, 可促進鈣、鐵、銅等被動轉運及體內儲存。酪蛋白磷酸肽(CPPs)即是典型代表。大量的研究證實,酪蛋白水解產物含有能與C a2+和Fe2+結合的磷酸化絲氨酸殘基,從而提高C a2+、Fe2+的溶解性,促進鈣、鐵吸收。C P P s 也可作為其他礦,物質元素(銅、鋅、硒) 的載體,促進它們的吸收,減少重金屬的排泄量。

  6. 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有助于體內益生菌生長, 拮抗致病菌繁殖, 促進飼料消化吸收, 提供營養, 降低氮和磷的排泄量; 增強免疫功能, 改善體內、外生態環境。)在仔豬日糧中添加0.25 %和0.5 %微生態制劑, 全期平均日增重提高, 腹瀉率均降低。微生態制劑主要使用菌種有3 類,乳酸菌類、芽孢菌類和真菌類。其中乳酸菌類是最有前途的飼用抗生素替代品。但微生態制劑存在不耐熱、易滅活、生物活性低的缺點,而且人部分乳酸菌都存在對不良環境抗性差的特點。所以開發高穩定性乳酸菌制劑是微生態制劑的發展方向。

  五、飼料質量必須符合標準
  在飼料的標準中明確規定9 0 %的動物性飼料必須來自環保型食品生產基地; 禁止使用任何激素類、安眠鎮靜類藥品;禁止使用任何藥物性飼料添加劑(包括維吉尼霉素、泰樂菌素、桿菌肽鋅、螺旋霉素、卡巴氧、奧抗奎多); 禁止使用工業合成的油脂和轉基因方法的飼料原料; 禁止使用各種人工合成的調味劑、香料和著色劑; 對黏結劑、抗氧化劑、穩定劑、防腐劑及非蛋白氮物質均作出嚴格而明確的限制吲。在飼料配制時過量添加銅或鋅, 而高銅或高鋅對豬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過量使用一方面造成在豬肝臟中的大量沉積, 進而影響人類健康另一方面隨糞便排泄到環境中,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最終影響人類的健康; 飼料在加工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 很容易受到環境中某些化學物質的污染, 如制作飼料原料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 可富集土壤中重金屬元素, 并殘留一定量的農藥; 動物性飼料原料在加工過程可能會受到某些化學物質的污染, 這類物質可通過豬肉、肝及腎臟等產品, 進入人體, 當積蓄到一定濃度時會引發多種人體疾病。因此飼料的質量必須合格, 保證飼料對人類的健康和環境有益。

  六、環保型養豬模式中的疫病防治
  疫病的防治原則以防為主, 養防結合, 防重于治。認真貫徹國務院發布的《家畜防疫條例》疫病防治措施:
  1.堅持自繁自養,避免疫病傳入;
  2.科學飼養管理, 增強畜禽機體抗病能力;
  3.預防接種, 激發豬的特異性抵抗力;
  4.藥物預防: 采用中藥、生物制品、礦物性藥物等無害藥物防治, 嚴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學藥品的使用。

  七、豬的運輸和屠宰必須有安全通道
  運輸車輛和工具及途中豬的飲水用具、飼料應無污染, 并到指定的屠宰場屠宰。對屠宰胴體進行檢疫, 符合標準后即可上市。

相關推薦
掃碼關注吉星藥業微信公眾號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何市開發區
23118875@qq.com

歡迎垂詢

0813-5701034

走進吉星 新聞動態 產品展示 技術專欄 在線訂購 營銷網絡 人才招聘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1 四川吉星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6021242號-1 技術支持:四川百信智創科技有限公司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女女